1.所谓的情商,就是擅长创造共赢的局面。
2.友情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来自各自的成长或者共同成长。
3.自己思考原本就是件很快乐的事情,而教别人思考则是学习思考、锻炼思维的最好方法。
4.人们很难接受与已有知识和经验向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已有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
5.解决问题的核心思想只有一个——一切都靠积累。深信积累的力量,时间就是你的朋友,否则,它就是你的敌人。
6.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有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7.一个人的心智就是其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及经验的总和。
8.有些认识,哪怕是简单的常识,也需要亲身经历后才能真正体会。
9.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
10.越是不满现状,摆脱现状的欲望就越强烈,而这种欲望会让一个人最终迷失方向,因为无论是谁,从本质上都无法摆脱现状——每一时刻的现状都是过去某一或者某些时刻的结果,而每一时刻的现状都是未来某一或者某些时刻的原因。没有人能逃脱现实的束缚。
11.与时间作朋友的方法很简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12.侯世达法则:完成一个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计划花费的时间,就算制定计划的时候考虑到本法则,也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13.要想提高估算时间的能力,就要从现在开始养成习惯:做任何事之前先判断其熟悉程度(或陌生程度),再据此判断估算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14.来自内部的恐惧在于:只要开始做事,一个人就要面临做错、做不好的风险。
15.只要做事,就一定会出问题。
16.在行动过程中,如果发现既定的目标确实是不现实、不可行的,那么“半途而废”不仅不意味着失败,反而意味着决策者的无比理智。
17.事实上,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为。
18.个人面对无法亲身体验的知识,其表现往往为恐惧;而群体面对无法亲身体验的知识,其表现往往为疯狂。
19.自证预言:如果人们相信某件事会发生,那么这件事最终真的会发生。
20.阅历丰富、博览群书的人,肯定拥有更强的理解能力,因为他们在遇到未知的时候,更有可能迅速地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中找到可以用来类比的信息。
21.遇到不理解的问题,遇到不确定的想法,最好马上记录下来。不一定非要急着获得答案——马上获得解答往往是不可能的。
22.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比起“用功”来说,方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23.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依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
24.与其不停地寻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开始行动。
25.痛苦就是这样。一旦我们学会在痛苦出现的时候运用心智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去,痛苦就几近自动消失,而且在它被我们重新注意之前绝不会回来。
26.一个人遗忘痛苦的能力特别强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这个人会很轻易地原谅自己。
27.客观地说,我们面临的所有尴尬,肯定有一部分是自己造成的,所以,没必要找借口,没必要抱怨别人,没必要认为这世界就对自己一个人不公平,要记得“你并不孤独”——肯定还有其他人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遭遇过同样的尴尬和痛苦。
28.比较是相对的,相对是永远没有尽头的。
29.很多时候,比较是一个坑,大坑。再干脆点说,比较就是陷阱。
30.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成长。
31.从理性角度出发,我们能体会到的所谓的运气,只不过是因小概率事件发生而产生的感受而已。
32.浪费时间、虚度年华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拼命想控制自己完全不能控制的事物,却在自己真正能掌控的地方彻底失控。
33.相信运气其实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34.从本质上来说,运气不过是与我完全无关的一种现实存在。换句话说,尽管运气确实存在,但我不能相信运气,或者完整地说,我不能相信运气与我有关。
35.如果一个人相信好运气,那么他的生活并不会因此变得更好或者更差;可是,反过来,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是个倒霉蛋,那么他的生活一定会因此变得更糟。所以,尽管对生活不应该盲目乐观,但一定不能失望悲观。
36.所谓幸运就是当你准备好的时候机会来了。
37.“努力”相对于另外两个因素——出身和运气——是最无足轻重的。
38.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前提。
39.真正的关心最终只有一种表现:为某人某事心甘情愿地花费时间,哪怕“浪费”时间。
40.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
41.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自己的独立赢得尊重。
42.永远孤立身边的人,哪怕多少有些盲目。
43.如果我们一整天都在做那些非常重要但可能并无乐趣的事情,那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完全摆脱了大脑的控制,进而成为大脑真正的主人了。
44.想办法提前预知自己需要掌握哪些技能,再确定他们是自己可以通过练习真正熟练掌握的技能,而后制定长期计划,一点一点稳步执行。
45.当一个团队成功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会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贡献而忽略别人的存在;当一个团队失败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会倾向于把失败归咎于他人的过失而尽量把自己排除在外,这种现象称作“自利性偏差”。
46.不用花心思和时间去想办法让别人承认自己比他们强,这几乎是没办法做到的。
47.如果你想不开,一定要让别人承认自己比他们强,记住一件事:你比别人强一点根本没用,真正有用的是你比别人强很多很多。
48.一个人的现状越差,摆脱现状的欲望就越强,进而作出不现实决策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不能控制这种焦虑情绪的话,他就很可能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49.一个人的自控能力是总量一定的,某些方面的高度自控,会导致其他方面的失控。
50.给自己培养一个不那么浪费钱的兴趣爱好。大多数人出去花钱,根本上来看就是“闲的”。
51.这个世界和这个社会整体上来看是越来越好的,可每个个体的状况却不一定。很多人越来越糟,没有人会自动变好,只有行动才会带来变化,期望本身在没有行动支持的情况下只能变成自我欺骗。
52.成年之后,生活的一切几乎都是选择的结果。
53.在一个普遍认为人们其实没有选择的世界里,用以学识支持的坚毅认定其实选择是存在的,并且是可追求的,是有很大相对优势的。
54.风向永远无所不在,真正的问题在于你如何识别它们,如何衡量它们,当有收益可能的时候如何计算风险是否可以接受,以及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实力承受。
55.所谓的聪明,虽然也受先天条件限制,但聪明确实是可积累、可锻炼的。
56.尽量只为生产借钱,尽量不要为消费借钱。
57.不做没用的事,也是一种价值观导致的选择——因为无用功是一种浪费,是不好的。不淡定没用,淡定却好处多多——起码不影响心情,也不影响身边人的心情,不是吗?
58.这个时代的好处是,学识相对容易获得,而且越来越容易获得。
59.很多人看起来一辈子倒霉,可实际上,那所谓的“倒霉”是有来历的。他们对风险的认识是错误的。他们倒霉的原因只有一个:动不动就把自己的全部赌进去。
原创文章,作者:乌鸦老师,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anfeng8.com/archives/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