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笔记

1. 一位管理者花费在会议上的时间如果过多,便是组织不健全的表现。

2. 我们开会时就不能工作,工作时就不能开会,谁也不能同时又开会又工作。一个结构设计臻于理想的组织,应该没有任何会议。

4. 人总是从自己的见解开始,所以要求人家从搜集事实开始,是不符合实际的。其结果是,他所搜集的事实,必是以他自己既有的结论为根据;

5. 先要搜集事实是很难做到的。因为没有相关的标准,就不可能找到什么事实。事件本身并非事实。

6. 人数越少,规模越小,内部的工作越轻,组织就越接近于完美,就越有存在的理由。而组织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为外部环境提供良好的服务。

7. 一个组织要产生一项既定成果,其工作量越少,表示其成绩越好。

8. 在组织内部所发生的,只有人工和成本。

9. 具体地说,在组织的内部,不会有成果出现,一切成果都存在于组织之外。

10. 4.最后,管理者是身处一个组织的“内部”,受到组织的局限。

11. 3.使管理者缺乏有效性的第三项现实因素,是管理者本身处于一个“组织”之中。

12. 2.管理者往往被迫忙于“日常运作”,除非他们敢于采取行动来改变周围的一切。

13. 1.管理者的时间往往只属于别人,而不属于自己。

14. 在本书中,“管理者”一词,将泛指知识工作者、经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由于其职位和知识,他们必须在工作中做影响整体绩效和成果的决策。

15. 要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就要做到某些事情。这些事情实际上相当简单,那就是亲自实践。

16. 心智决定视野,

17. 视野决定格局, 格局决定命运, 命运决定未来。

18. 决策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验证假设”的过程,包括导入不同的意见和争论,建立公正的基础;

19. 第二个决策要领是,确定目标及其边界条件。

20. 必须设法弄清楚事实,弄清楚这是一件什么事情,弄清楚事情的本质和全貌;然后形成思想观念,形成所谓的“高层次概念性认识”;最后从高层次观念入手,寻求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案。

21. 必须设法弄清楚事实,弄清楚这是一件什么事情,弄清楚事情的本质和全貌;

22. 第一个决策要领是,弄清决策事项的性质。

23. 管理者的基本工作就是“决策”,也只有管理者才需要做决策。

24. 重未来而不是现实,注重机会而不是现实压力,注重外部而不是内部,注重贡献而不是安全,注重创新而不是盲从。这也许是有些管理者不能卓有成效,或变得平庸的主要原因。

25. 对于组织而言,可以设定一个新的原则,明确规定任何制度性规范或现行的举措,都是有时效限制的或临时性的;一旦过了时限,就必须重新检讨,重新决策;否则,视同自动失效。

26. 管理者必须定期检讨,一旦确认某些事情没有继续做下去的必要,就应该予以终止,转向更有价值的事情。

27. 要想做成一件大事,必须集中精力,拿出足够的时间。做成一件关键的大事,往往需要很多条件;然而,只要一个条件不具备,就可能功败垂成。

28.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29. 顺便指出,一个组织可以容忍一个人的短处,但绝不可以容忍一个人的“恶劣品行或腐败”,绝不能任用“缺乏良知和良心”的人。

30. 管理者要学会容忍他人的短处,而不要企图使人成为“完人”或“全才”。

31. 考评制度要利于发现一个人的长处,发现他在哪方面工作做得好,哪方面可能会做得好,需要学习些什么才能发挥他的长处,等等。

32. 发现并关注别人的长处,不能纠结于别人的短处

33. 发现并关注别人的短处

34. 平庸的管理者正好相反,往往专注于别人的短处,专门跟别人的短处过不去。

35. 最后是“培养明天需要的人才”。

36. 其次是“强化组织的存在价值”。毫无疑问,组织需要“直接成果”,就像人需要食物或营养一样,但是,一个组织还需要强化长期存在的价值和理由。

37. 对每一个管理者而言,应该关注三个方面的贡献,即扩大组织的直接成果,强化组织的存在价值,培养明天需要的人才。首先是“扩大组织的直接成果”。“直接成果”比较容易理解,诸如,企业的销售收入或利润,医院护理或治疗病人的结果,等等。

38. 最应该关注的三个方面

39. 对每一个管理者而言,应该关注三个

40. 首先是“扩大组织的直接成果”。“直接成果”比较容易理解,诸如,企业的销售收入或利润,医院护理或治疗病人的结果,等等。

41. 也只有通过工作研究,才能弄清楚各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追本溯源、抓住本质,从源头上或根本上解决问题,避免就事论事。

42. 专注于关键事情,抓矛盾的主要方面,争取时间上的主动权。

43. 有效的管理者要记录自己的时间,对“时间花费”进行诊断,弄清楚时间用在何处、怎么消耗或被谁掠夺了?

44. 通过他人对企业的最终成果产生影响的人”,视同为“管理者”

45. 不灵:(1)管理者的时间往往只属于别人,而不属于自己;(2)管理者往往被迫按照老一套方法开展工作;(3)只有当别人使用管理者的贡献时,管理者才具有有效性;(4)管理者身处组织之内,但如果他要有效工作,还必须努力认识组织以外的

46. 所言,“在组织而言,需要个人提供其贡献,在个人而言,需要组织作为达到个人目的的工具”。

47. 一群平凡人,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业吗?

 

原创文章,作者:乌鸦老师,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nfeng8.com/archives/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