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以上两种分类方法(按用户意图、按营销目的,参见前面的两篇文章)以外,也有人按照关键词的搜索量不同把关键词分为热门关键词跟长尾关键词。
这里稍微提一下“长尾理论”这个概念。
“长尾理论”是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在2004年提出的,是关于互联网时代的最重要理论之一。
长尾理论的大致含义是这样的:当商品储存、流通、展示的场地和渠道足够宽广,商品生产成本急剧下降以至于个人都可以进行生产,并且商品的销售成本急剧降低时,几乎任何以前看似需求极低的产品,只要有卖,都会有人买。这些需求和销量不高的产品所占据的共同市场份额,可以和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相当,甚至更大,这就打破了传统商业中的“二八定律”,即20%左右的头部产品贡献贡献了80%以上的销售额。

长尾理论最初是研究互联网上产品销售与传统销售的区别的,但它也可以完美地应用于互联网的一些其它领域,比如那些搜索量比较低的关键词往往被称为长尾关键词,单个的长尾关键词无法带给我们太多流量,但是这些长尾关键词加在一起形成的流量就非常可观了。这里也顺便推荐一下《长尾理论》这本书,乌鸦老师认为这是网络营销人的必读书目之一。
不过区分热门关键词跟长尾关键词没有一个绝对的数量标准,因为不同行业的情况差别比较大,有些小行业关键词可能流量本身都很低,如果按照绝对流量标准划分,那就都是长尾关键词了,但是这些小行业关键词里面,总有流量相对大一些的,那如果按照相对大小来看,这些词也可以作为本行业的热门关键词。
所以,在这里我们不纠结于关键词是热门还是长尾,只要知道关键词的搜索量是有区别的就行了,大家可以通过百度指数、5118、站长工具网等工具查看关键词的搜索量,这样大家就能根据更加准确的数据去判断关键词的价值了。
以上便是从用户搜索意图、流量以及我们的营销目的等不同角度对关键词进行的大致分类。
其实不同分类的关键词之间不存在绝对界限,它们之间总是有互相交叉的词存在的。
比如前文中,我们说“淘宝”是一个导航词,但现实中也存在一些用户有其它的搜索意图,比如像了解淘宝店铺怎么做、想了解淘宝网最新的一些动态等。但是大概率上来说,“淘宝”还是可以归为一个导航词的,因为绝大多数的用户搜索这个词的目的就是要登陆淘宝网站。
再比如“淘宝”这个词,它既是一个导航词,又是一个品牌词(对于淘宝来说),而且它也是一个竞品词(对于淘宝的竞争对手来说)。
之所以按照不同的视角对关键词进行分类,就是为了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关键词,以便让我们在进行搜索引擎营销时,可以产生更多的思路,找到适合我们的、最佳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的分类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接下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键词的挖掘方法,这也是我们做关键词霸屏工作真正进入实操阶段的第一步。更多百度霸屏相关内容请关注公众号“乌鸦讲营销”获取。
原创文章,作者:乌鸦老师,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nfeng8.com/archives/850